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秋季水產養殖技術指引
2023-10-16 15:15:30作者:
秋季天氣轉涼,水溫降低,部分地區溫度驟降,水環境變化大且復雜,水產動物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同時多種水產動物經過夏季的快速生長期后,在秋季進入豐產豐收的關鍵期。做好秋季水產養殖生產管理,是確保養殖增產、農民增收的關鍵。
水產動物疾病防控
(一)積極預防
1、魚類
一是要以預防為主,要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不要盲目往魚池里潑灑殺蟲藥、投喂抗生素來預防魚病,會破壞水環境和降低魚體免疫力。
二是要及時發現魚病和采取控制措施。每天在魚池邊巡檢魚的活動狀況、攝食狀況、體色等。確定病因后再及時采取針對性控制措施。
2、蝦蟹類
(1)育苗期間措施:育苗過程中,要做好蝦蟹幼體、育苗器材、育苗水體等相關消毒工作。
(2)養殖期間措施:一是增加溶解氧,二是合理控制養殖密度。
3、貝類
一是加強檢疫,以預防為主。二是重視敵害生物防治。三是提升生產管理水平。四是主動做好水質管理。
(二)精準防治
1、魚類
應關注草魚出血病、鯉浮腫病、鯽造血器官壞死病、爛鰓病、赤皮病、腸炎病、細菌性出血病、車輪蟲病、指環蟲病等。
2、蝦蟹類
應關注白斑綜合征、十足目虹彩病毒病、傳染性肌壞死病、蝦肝腸胞蟲病、急性肝胰腺壞死病、羅氏沼蝦野田村病毒病、河蟹螺原體病、河蟹“牛奶”病等。
3、貝類
奧爾森派琴蟲在我國養殖和野生菲律賓蛤仔群體中廣泛分布,秋季近海灘涂頻繁出現的高溫高鹽環境是該寄生蟲病爆發的主要誘因,該階段應重點關注奧爾森派琴蟲病的防控。